性别:男出生:1962-08-10浏览:1928次
艺名墨青,出生于陶都宜兴双桥村。自幼喜习诗文、书画和陶艺。少年时代就曾研读过诸多文学作品和陶瓷名著。1983年进宜兴紫砂工艺二厂学艺,师从高工艺美术师邵新和学习紫砂陶刻技艺。后又得工艺美术大师徐汉堂的艺术指导。1990年创办“翼陶轩”工作室,专业从事紫砂艺术设计、创作和装饰。20多年来,他研美学,习书画,涉文学,探技艺,承传统之精华,创现代之陶艺,融中华民族文化于陶艺之中,在紫砂艺术的创新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集茗壶设计创作、陶刻装饰、书画、金石于一身,技艺全面而精湛,是当今宜兴艺坛知名的青年陶艺家。
吴开浒的陶刻作品,通常以诗、书、画和名人名言为创作题材,字体俊秀,笔法刚劲有力。所刻山水,画面生动、形象逼真,充满精、气、神、韵。他技法娴熟,用刀多变,表现手法多样,无论是单刀单入,还是双刀勾勒,均为刀到艺出,艺必成精,堪称一。他在他的代表作“养心壶”上,一面镌刻着宋代张子厚的《咏芭蕉》诗句;另一面刻画着芭蕉和一只栩栩如生望着芭蕉的小鸟,寓意着以知求新,以新养德。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良苦用心和高尚的艺术情操。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使古老的紫砂艺术增强活力。多年来,他致力于对传统作品的深层研究。不断总结前人名作的精华,同时又不断创新开拓,走自己的艺术创作道路。他效法自然,提炼自然,从无数源于生活的具体形象中提炼出高于生活的艺术典型。他创作的梅花系列作品“暗香壶”和“傲骨壶”,采用传统与现代技艺相结合的手法,打破了传统手贴工艺的束缚,创了将梅花花瓣竖立起来的粘贴新工艺,使画面既有丰富的立体感,又充分的显示了梅花铮铮铁骨的傲霜斗雪精神。经他装饰后的梅花系列壶,不仅形体优美,工艺独到,而且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备受客商和藏家的青睐。创作的“祥瑞壶”先后荣获2002年中国十大紫砂茗壶评选铜奖和届宜兴陶艺新人优秀奖。“养心壶”和“知音壶”分别荣获厦门国际茶文化节金奖、银奖。“暗香壶”荣获第六届中国民间工艺品、收藏品博览会金奖。“花枝俏壶”荣获第二届中国十大紫砂茗壶金奖。鉴于他对紫砂艺术的创新和开拓精神,2003年由世界艺术家联合会破格授予“世界艺术大师”称号。
DSC_7467 编号7869 吴开浒
DSC_7468 编号7868 吴开浒
DSC_7469 编号7867 吴开浒
DSC_7470 编号7866 吴开浒
DSC_7482 编号7865 吴开浒
DSC_7483 编号7864 吴开浒
DSC_7497 编号7863 吴开浒
DSC_7498 编号7862 吴开浒
DSC_7503 编号7861 吴开浒
DSC_7504 编号7860 吴开浒
DSC_7521 编号7859 吴开浒
DSC_7524 编号7858 吴开浒
DSC_7525 编号7857 吴开浒
暗香 编号7856 吴开浒
碧玉 编号7855 吴开浒
扁掇 编号7854 吴开浒
沉香 编号7853 吴开浒
丰圆 编号7852 吴开浒
福圆 编号7851 吴开浒
花枝俏 编号7850 吴开浒
吉利 编号7849 吴开浒
龙图 编号7848 吴开浒
朴鲁 编号7847 吴开浒
松 编号7846 吴开浒
天柱 编号7845 吴开浒
丸珠 编号7844 吴开浒
香如故 编号7843 吴开浒
秀木 编号7842 吴开浒
养新 编号7841 吴开浒
腰线水平 编号7840 吴开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