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男出生:1942.12.29浏览:4396次
宜兴高升人,生于1941年,随紫砂吴云根学艺。1995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造型新颖别致,做工细腻严谨,深受紫砂同好和陶瓷赞叹,并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以当代珍品收藏。
他强于思考,观察敏锐,紫砂制作技巧扎实。在三十多年的创作实践中,形成自己的风格。其能于生活中捕捉美的形式,大胆构思尝试,结合紫砂特质加以创作。设计出众、奇趣无穷,整体造型比例恰当,意涵深刻隽永,配合独树一帜的制壶手法,散发着强烈的艺术气息,兼具传统基础的深度及现代感,并顾及实用性。
他善于总结前人经验,结合个人敏锐的感触另辟蹊径,拓展创作题材,并致力于泥料的研究与实验,发明砂壶绞泥装饰工艺。绞泥工艺,是指将多种色泥混在一起,捏搓、拍打成片制作砂壶。其困难在于容易因色泥烧成速度各不相同,导致砂壶产生裂痕,这考验作者对泥料、火候的认识与功力。绞泥装饰有着类似宋代钧窑窑变青瓷宛若生成、的特殊效果,色彩变化多端,纹路流畅自然。吕尧臣开创此种装饰技法的新河,为紫砂艺术更添光彩。
师承制壶名手吴云根,善于博采众长,汲古集今。40年的陶艺生涯新品层出,其风格清秀古朴、劲健老辣,尤以红、黄、绿、紫、黑多种泥绞混制壶,堪称一。1997年,他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有壶艺魔术大师之誉。
1958年,18岁的吕尧臣进紫砂工艺厂随吴云根老艺人学艺,没多久,就在二十多个师兄弟中脱颖而出。“竹节壶”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高章教授设计的咖啡具,造型简洁、耐人欣赏,但不实用。吕尧臣大胆将其缩小成型,改造成以后数十年乃今日久销不衰的“小型竹节茶具”。
60年代他曾负责陶工培训工作,1970年开始从事紫砂造型设计,在利用工艺材料方面有独到之处。他把红泥与紫泥用手法结合在一起,形成变化自然的纹理,优美生动,丰富了紫砂的装饰效果。他的作品曾获江苏省新产品评比一等奖(1979)、全国旅游纪念品优秀奖(1980)、全国陶瓷创新设计评比二等奖(1982)、宜兴陶瓷公司新产品一等奖(1983)及二等奖(1987)。主要作品有“八方凌云”、“玉屏移山”、“瑶池彩贝”、“雨花石”等茶具。
爱之欲 编号32595 吕尧臣
容天 编号31734 吕尧臣
欢喜心 编号31395 吕尧臣
贵妃 编号31262 吕尧臣
贵妃出浴 编号30927 吕尧臣
伏羲 编号30479 吕尧臣
渔舟唱晚 编号29990 吕尧臣
熊猫 编号29847 吕尧臣
听雨 编号29489 吕尧臣
伏羲 编号29280 吕尧臣
天际 编号28789 吕尧臣
沙漠之舟 编号25800 吕尧臣
玉屏移山 编号25435 吕尧臣
华径 编号24972 吕尧臣
欲放壶 编号14805 吕尧臣
沙漠之舟壶 编号14804 吕尧臣
爱之欲壶 编号14779 吕尧臣
古井移木壶 编号14778 吕尧臣
天际壶 编号14777 吕尧臣
天外天壶 编号14776 吕尧臣
提花壶 编号14775 吕尧臣
相补壶 编号14774 吕尧臣
熊猫壶 编号14773 吕尧臣
玉屏移山壶 编号14772 吕尧臣
银葵壶 黑泥 编号4520 吕尧臣
佛海 老段泥 编号4518 吕尧臣
相朴 清水泥 编号4517 吕尧臣
爱之欲 老段泥 编号4516 吕尧臣
伏曦(二) 底槽清 编号4515 吕尧臣
伏曦(一) 底槽清 编号4514 吕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