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男出生:1954.01.12浏览:2078次
斋名牧泥堂,江苏宜兴人,大学毕业。高工艺美术师()。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于“中国一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陶艺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工艺美术专业高职称评委库成员。1994年在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始设立“吴培林陶艺工作室”。长期从事紫砂壶艺创作,作品追求艺术风格个性化,造型理念切壶切意,“绞镶泥”技艺手法。师法自然,写意呈画,里外一致,或峰峦叠嶂,或行云流水,追求“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专为收藏家及壶艺爱好者打造,每款不过三件,甚多孤品,静心尽力扩展壶艺本体价值空间。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并有多篇论文发表于各类专业书刊,艺术业绩在电视、报刊等传媒中多有播出和报道。在长期的紫砂艺术生涯中,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潜心研究和探索,继承传统不守旧,开拓创新不造假,作品多数为创造之作,为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打造。作品风格,运用绞镶泥结合的泥画手法,以壶艺载体,师法自然,以泥绞画写意,或山峦叠嶂,或行云流水,或生机勃发,或哲学理念,以求达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讲究工艺技巧运用,绞镶泥画面壶内壶外,纹理一致,以求达到无人冒仿的艺术品位。每件作品无比亲手博植,限制在2-3件,有些甚为孤品,追求创作成就和社会效益的真实高度。作品和简历在紫砂辞典和各种书刊中可以查见。
从艺经历:
1954年生于陶都宜兴。出生地赵庄,因盛产石黄、嫩泥等紫砂原料而闻名。舅家为紫砂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喜欢玩泥。
1982年大学毕业。
1987年进紫砂工艺三厂,任车间主任。
1993年任紫砂三厂研究所艺术总监。
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一民间工艺美术家”荣誉称号。
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学会会员,江苏工艺美术学会陶瓷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创作及获奖:
1990年,参加画家朱屺瞻先生百岁寿诞活动,创作“寿星百岁画寿壶”,为“寿灵芝”壶作者。
1995年,作品《孕育壶》获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陶瓷艺术新品三等奖。作品《生机壶》获江苏省陶瓷美术新品优秀奖。同年,无锡电视台拍摄的专题片《壶心》,在本台及美国东方电视节目中播出。
1996年,创镶泥工艺并撰写论文《越前人——开创紫砂壶新的装饰艺术》,发表于《天地方圆》第6期。
2002年,在第七届全国陶瓷设计创新评比中,作品《瓜田小憩茶具》获二等奖。作品多次在国内外陶瓷艺术展和国际陶艺研讨会中展出并获奖,其中《眼底世界壶》、《荆溪十景系列壶》、《生命欢歌壶》等作品获得金奖。作品《孕育壶》、《山外山壶》被无锡市博物馆和无锡市民间艺术博物馆收藏。
2003年,《荆溪十景系列组壶》中国邮政明信片在国内发行。作品及从艺经历入编《壶谱》,《紫砂壶全书》、《当代紫砂群英》、《收藏指南》、《陶魂》、《中国紫砂图典》等辞书。获宜兴市科委等单位颁发的“中国宜兴陶艺家”名人证书。
铜峰叠翠 编号32590 吴培林
国山遗碣 编号32026 吴培林
画溪画浪 编号31599 吴培林
洞天福地 编号29738 吴培林
洴浰雪蓑 编号29363 吴培林
竹海清泉 编号29049 吴培林
阳羡茶泉 编号26942 吴培林
蛟桥夜月 编号26689 吴培林
玉潭凝碧 编号25344 吴培林
孕育壶 编号14865 吴培林
瓜田小茶具 编号14864 吴培林
蛟桥夜月壶 编号14863 吴培林
石瓢 编号474 吴培林
三足掇球 编号473 吴培林
古腹 编号472 吴培林
西瓜纹绞泥 编号471 吴培林
晶韵贴泥 编号470 吴培林
凝聚 编号469 吴培林
圆珠 编号468 吴培林
福菱绞泥 编号467 吴培林
南国秋韵贴泥 编号466 吴培林
编号465 吴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