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竹为题材(以竹入壶)的紫砂壶器形很多,也是历代艺人必做的壶型,有梅竹壶、一捆竹壶、竹节罐形提梁壶,竹节提梁、双线竹古、圆竹提梁、竹提、扁竹、扁竹提梁、圈竹、新竹、高竹顶、四方竹段、四方抽角竹顶、圆竹段、竹节壶(高、矮),小型竹节壶、竹根壶、竹鼎壶、五竹壶等。都以各种形式表现了竹的刚直,潇洒,飘逸,塑造了一个个生动的紫砂作品,这恐怕与我们国人对竹有着独特的欣赏和爱好有关,也表现了浓郁的东方文化的色彩。
历代的紫砂大师都曾以竹为题,留下他们珍贵的存世作品,如明代陈仲美的束竹柴圆壶,清代蒋万泉制作,陈曼生铭文的竹节壶,邵大亨的八卦束竹壶,陈凤年的竹段壶,范章恩的高竹鼓壶,近代冯桂林的五竹壶、四方竹段壶,吴银根的竹段壶,朱可心的竹节壶、竹节提梁壶、竹梅壶,陈荫千的竹节提梁壶,汪寅仙的斑竹提梁壶,李碧芳的双色三竹壶都是紫砂藏品中的珍品,至于现代,以竹为题材的名家大师作品,更是玲琅满目,枚不胜举。
清晚期 范章恩 高竹鼓壶 高:9厘米 宽:12厘米
以竹为题材,壶身上下为对称竹节式,壶身扁鼓,中腹内捏,刻有双线,线嵌盖穹起,平底圈足,嘴、把、钮均为竹节形状,皆附施黄绿粉彩釉,壶肩与盖面上彩绘蜻蜓、蝙蝠、竹叶。器身一面刻花卉,一面铭:『阳羡三春雨更肥。韩太刻』。底钤『范章恩记』篆文方印,盖内有『迪恩』小印。此壶式定名为“高竹鼓壶”,一直留传至今。整壶中正沉稳,饱满韵致,壶胎用红棕泥制作,粉彩釉色十分艳俗,相得益彰,趣味黯然。以适应南洋出口之需要。
范章恩,字迪恩。清同治至光绪年间宜兴蜀山西望圩村人。在紫砂壶艺界颇有声誉,以家庭作坊式生产,传艺于后辈。别号“范庄农家”,称其范家壶。范氏承其家学,壶艺精巧,所制茗壶皆扁身、鞠流、平盖,骨肉亭匀,风格娴雅,由陶刻艺人韩太彩绘陶刻。题铭书法似米芾。

清晚期 范章恩制 竹鼓壶 高:8.5cm 宽:17.9cm
以竹为题材,壶身扁鼓,中腹内捏,刻有双线,一侧镌有碑文,署款『北岩刻』。流、把、钮塑以竹节状,平底圈足,内钤篆体『范章恩记』方印,盖内钤印『迪恩』两字小章。

民国 范大生制 紫砂竹鼓壶 高:8.7cm 宽:17.5cm
此壶身肩腹铭刻『倾心献寿无疆』,署款『南林氏抚刻』,盖内钤『大生』长方印。
竹鼓壶式,壶体上下对称,中腹微敛,嵌盖,壶口留唇,盖面穹起,贴饰数片竹叶,弯流、执把、拱钮皆塑竹节状,全器筋纹层层相距,端庄稳健,节奏之美,油然而生。

民国 汪宝根制 段泥竹鼓壶 高:9.5cm 宽:18.3cm
竹鼓壶式,壶体上下对称,中腹微敛,嵌盖,壶口留唇,盖面穹起,贴饰数片竹叶,弯流、执把、拱钮皆塑竹节状,全器筋纹层层相距,端庄稳健,节奏之美,油然而生。此壶身腹铭刻山水图式,另一侧镌刻诗句,盖内钤『宝根』方印。

程寿珍制 耕云刻 竹鼓壶(本山绿泥) 高:8.5cm
壶身上下为对称竹节式,线嵌盖穹起,卧足。竹节桥型钮,竹节型短弯流,竹节环柄。壶身双线,饱满有力,壶肩部一侧刻有『豁我心胸』四字楷书,别一侧刻有署款『辛丑春 畊云刻』,铁笔削泥,刻写流畅。壶腹内收形成略束腰的形态,视觉上更具张力,突显竹的刚劲与挺拔。穹盖上贴饰有竹叶几片,切合竹的主题,简约而又优雅。盖钤『寿珍』小方印,壶底钤『冰心道人』四字篆书阳文方印。
『耕云』款识常见于清末文人紫砂器皿的刻饰,待考。
朱可心 竹鼓壶 长:18cm 容积:600cc
底款:『恺长』 盖款:『恺大』 释文:『竹里起茶烟』


清末民初 朱可心 紫砂竹鼓壶 长18.5cm
底款:『可心』 盖款:『可心』 铭文:『洪川仁兄惠存弟邱贻卿赠』

朱可心 段泥竹鼓壶 高:9cm
底款:『恺长』 盖款:『恺大』

季益顺制 竹鼓壶 高:9.5cm 宽:19.5cm
底款:『季益顺制』 把款:『季』 盖印:『顺』
掌柜微信:请扫码添加
您也可以收听美壶网的官方微信【美壶】,微信号【pot51pot】。
美壶网(WWW.51POT.COM)创立于农历庚寅年(虎年)(2010年),专注通过互联网传播实力派,培养潜力股紫砂文化网站,去繁就简,作品说话。主要经营中高端紫砂作品,不求大,只求专,精,乐~ 我们一直在追寻美壶,追摹紫砂的魅力,愿在这充满绚丽色彩的紫砂世界中和您一起分享这些快乐和成果,做最具魅力的紫砂门户网站。WWW.51POT.COM。
【点击查看更多美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