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页

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谭泉海紫砂艺术

文章来源: 美壶网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美壶网。

阅读人气 398

 

       谭泉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19397月出生,江苏宜兴人,室号“陶逸轩”,1976年结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曾任宜兴紫砂工艺厂副总工艺师、宜兴市人大副主任、民建宜兴市主委,现任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陶艺专委会副主任、江苏省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顾问、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特聘高级研究员等艺术职务。
 
    提到紫砂工艺品,许多人想到的就是茗壶。这种认识并不全面,瓶、杯、笔筒、挂盘、小摆件等等都应该包括在内。而且,在制作技艺方面,除去造型,雕刻装饰同样重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谭泉海就堪称紫砂技艺的全才,更是雕刻装饰的顶尖高手。
 
       和大多数紫砂艺人不同,谭泉海并不是土生土长的丁山人。他出生在和桥镇,父亲是中医师,曾拜一位前清秀才为师,写得一手好字,而且会剪纸。谭泉海从小看着父亲写的字迹漂亮的药方医案,玩着父亲剪的花卉鸟兽,吃着父亲给糖果店写招牌得到的糖果,受到了最早的艺术熏陶。他三哥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水彩画画得很好,两个姐姐也都是知识分子。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谭泉海自幼勤奋自学书法绘画,初步显示出艺术才华。
 
       由于家庭人口众多,经济比较拮据,他中学毕业后未能继续升学,当了代课教师。业余时间,他还替其他学校刻蜡纸,赚取每张4毛的工钱以补贴家用。此外,他又义务帮助街道文化站出黑板报,在公益事业上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
 
       1958年,在“大跃进”的形势下,宜兴紫砂工艺厂大量招收人员。谭泉海的姐夫认识当时的紫砂辅导顾景舟,便带领他前去报名。顾景舟得知他的爱好和特长后,将他推荐给著名陶刻艺术家任淦庭。任淦庭没有立即表态,而是仔细观看了谭泉海带去的画作,并且要求他当场写三个字——嘉字和繁体的飞、风二字。这三个字各有特点:嘉字纵向结构比较拥挤,繁体飞字需要首先安排好当中的立柱,繁体风字的中间部分应该紧凑一些,要写好都是不容易的。面试合格,任淦庭方才满意地收下了这名弟子。
 
       初进厂时条件非常简陋,连宿舍都没有,大家就住在篮球场搭成的大芦菲棚里。有的人贪懒,竟然在芦菲墙上挖个洞,就直接向外面方便了。后来有了宿舍,但是睡的还是松木制的双层床。松木床容易生臭虫,有一次谭泉海来了兴致,想吹吹口琴,却怎么也吹不响,定睛一看,才发现里面全是臭虫。正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的环境磨砺了谭泉海 的意志,使他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
 
       多年以后回忆自己的学徒生活,谭泉海概叹道:“条件差反而使人产生紧迫感,容易出人才。条件好了,有些人反而不自觉。”这应该是他有感而发的经验之谈。
 
       任淦庭这位老艺术家教徒弟十分认真,对基本功的磨练抓得尤其紧。陶刻装饰是用刀进行的,用刀的快慢、深浅、阔窄可以造成不同的效果,所以先要学磨刀,把刀的宽窄、厚薄、角度、利钝磨到师傅要求的程度。学徒三年,谭泉海不知磨了多少次刀,哪怕手上磨出了血泡,他也一丝不苟,经过反复比较试验,逐步熟悉了刀性、练就了敏锐的刀感、掌握了过硬的刀功。因而在以后的艺术生涯中,无论是双刀正入法、单刀侧入法,以及涩刀、滞刀、轻刀等各种手法,他都能运用自如,可以随心所欲地营造不同的艺术效果。临帖是另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当时厂里还没有电灯,每天天不亮谭泉海就起身,点起油灯临摹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古代大家的法帖,品味其中韵味,揣摩其中法则,从中吸取营养。
 
       基本技能提高后,老师开始让他们独立操作了。作为成绩优良的学员,谭泉海还获得了自行设计的机会。毕业时每人要交出一两件作品,他的毕业习作是一只白园瓶,上面雕刻的是陈之佛的《青松白鸡》,陶刻充分展示出原作的神韵,获得老师的赞许。
 
       毕业后的日子平淡无奇,天天坐在车间刻壶,每一工的定额高达一百多把。反正那时候是计划经济,不考虑产品的经济价值,无需拿出高档货。偶尔需要一些参加展览的展品,或者到广交会出样的样品,就算是了不起的大事了。然而无论定额多高、质量标准多宽松,谭泉海总是一刀不苟,他对于艺术的追求从来不曾停息。
 
       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1972年,为了制作赠送一位友邦元首的特大剔花青瓷花盆,上级公司按照当时的惯例从各厂抽调技术骨干组织“会战”。谭泉海作为紫砂工艺厂的技术尖子也得以一展身手,他奉调参加这项历时数月的制作国礼的“会战”,圆满完成了在花盆上雕刻木棉花的“政治任务”。
 
       1975年,公司又选拔一批表现好、基本功好的人员,派往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艺班进修,谭泉海也幸运地名列其中。为时11个月的深造学习中,他亲聆了梅健鹰、杨永善、陈若菊、白雪石等名教授的教导,还曾经跟随白教授到太湖之滨写生。学习时间虽然不长,却使他丰富了理论知识、提高了书画技艺、拓展了艺术视野。以前师傅虽然教会了他怎样做,却讲不出所以然。

      感性认识升华到理论层次后,他的艺术实践进入了新的境界。此后他的创作手法越发多样,在精雕细刻清雅秀丽之外,又辅以大刀阔斧拙朴豪放,形成了清新俊逸的风格。在他的许多佳作中,尤以书法和花鸟、山水人物绘画见长。豪爽是其特色往往静而能显其动,显其动处又能静穆之致,有逸趣横生,体韵遒举之妙。他在1979年创作的一件高120cm的特大紫砂《双耳芝麻扁瓶》上雕刻了一幅《雪雁图》,作品利用灰褐色的芝麻泥作底色,用工笔画线描和浅阳刻刀法镌出秋雁,芦苇和物体轮廓形象,用苏州白泥进行细部加工,点染勾画出银装素裹的雪景风光,三只南飞的秋雁,有的飞翔天际,有的瑟缩栖息,还有那临风摇曳的杆杆芦苇,在孕育春的希望。此瓶尽显宋代绢画之风采,花鸟工笔之神韵,被澳大利亚艺术馆作为现代珍品收藏.

      1979年,他的特大挂盘《松鹰》和《群马》为故宫博物院收藏,这是他在不同器型上体现艺术个性的成功尝试。

 
       改革开放后,香港锦锋、英泰、海洋、双鱼等4家贸易公司开始经营紫砂产品,港台等地随之兴起紫砂热,价格也逐渐炒高。在香港等地的紫砂工艺品展览中,谭泉海的作品多次入展并受到好评。80年代,紫砂工艺厂成立研究室,谭泉海的工作由生产为主变成创作设计为主。1984年,他和顾绍培合作了“紫砂百寿瓶”,顾绍培制作瓶胚,他在瓶体正面镌刻了一百个不同写法的篆体“寿”字,背面装饰以松鹤图案,作品整体风格十分统一,显得古朴雅致。经过层层选拔,这件作品被送往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展出,并且一举夺得金奖。这是建国以来宜兴紫砂在国际上获得的最高奖项。
 
       其后一共获得多少奖,谭泉海已经记不清了,仅举比较重要的全国和国际级奖项,就有:1992年《百帝图鼻烟瓶》获国际精品大奖赛一等奖和全国陶艺展评会一等奖、1994年《紫砂历代文化条屏》获第五届中国陶瓷展评一等奖、世纪之交时《千寿瓶》获西湖博览会特别艺术成就奖……
 
       80年代以后,他又有《江南春壶》被故宫博物院收藏、《双色书法集锦文化圆筒》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波清鱼跃壶》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花翎壶》和《古韵壶》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宝馆……李嘉诚、李兆基、荣智健等著名香港企业家都曾专诚请他定制作品。
 
       20多年来,著名书画大师范曾曾经多次与他合作,制作茗壶数十把。后汇集成册,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并且请他作序。
 
       他曾多次参加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的陶瓷展览和国际陶瓷研讨会。并发表有《紫砂陶刻试谈》、《浅谈紫砂挂盘的创作与艺术欣赏》、《书魂•画魂•刀骨》等论文。

      凭藉自己的成就和贡献,谭泉海1996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04年又被授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2005年获得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他还曾被推荐为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并担任无锡市中评委主任。其后,他还先后担任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陶艺专委会副主任和第四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委、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评委会成员等职。从1987年起,他连续三届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并且连续三届担任宜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如今虽然年已七旬,谭泉海仍在紫砂艺苑耕耘不辍。2010年6月,紫砂工艺美展将在北京汇报展出,谭泉海又有扁方瓶、月润瓶、挂盘等三件作品入选。在他培养下,他的两个女儿谭晓君、谭晓燕也都成为紫砂造型和陶刻的能手,并已双双取得工艺师职称,作品也多次获奖,父亲的许多陶艺创作中也都有她们的参与。他的紫砂技艺已是后继有人。

大師作品欣賞:
奔馬掛盤

桂林盛景挂盘

太湖颂挂盘

陽雕篆刻書法掛盤

曹生大洋桶1

曹生大洋桶2

古韵壶

花翎壶

江南春

井栏

井欄壺

梨型壶1

梨型壶2

流水

橋圓壺

润泉

四方折角

谭泉海刻绘乳鼎

万事如意壶

百寿瓶

美人瓶

琵琶行

千寿瓶

双耳百寿瓶

双卫芝麻扁瓶

掌柜微信:请扫码添加

您也可以收听美壶网的官方微信【美壶】,微信号【pot51pot】。

美壶网(WWW.51POT.COM)创立于农历庚寅年(虎年)(2010年),专注通过互联网传播实力派,培养潜力股紫砂文化网站,去繁就简,作品说话。主要经营中高端紫砂作品,不求大,只求专,精,乐~ 我们一直在追寻美壶,追摹紫砂的魅力,愿在这充满绚丽色彩的紫砂世界中和您一起分享这些快乐和成果,做最具魅力的紫砂门户网站。WWW.51POT.COM。 【点击查看更多美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