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罗嗦,直接入题:
黄龙山紫砂泥大体可分为三种:紫泥、红泥和绿泥。本山绿泥,古名"梨皮泥"。矿土呈淡绿色层片状,烧成陶后现梨皮冻色(米黄色),产于黄龙山岩层与紫泥共生矿层中,仅数厘米厚,位紫泥上层与岩板间,俗称"龙筋"。其矿物组成为水云母,高岭石,石英及少量的铁氧化物。本山绿泥含石英偏多,吸附水份相对偏多,在挥发过程中造成坯体的收缩大,也就是说泥料"爆",烧制中容易开裂,因其含砂极少,一般不适合直接制作紫砂壶。所以本山绿泥仅作小件产品和用作"化妆土",加入适量作色剂可变化成各色装饰泥。但现在市场做小件产品的本山绿泥一般也加入紫泥,烧制后可以看到颗粒,这是紫泥中的"砂",而本山绿泥不含"砂",这可以作为一个判断标准。所以,当你见到在市场上所谓的原矿本山绿泥壶品你可要当心了,因为很少有人用原矿的本山绿泥做壶。
本山绿泥中又分为1号泥,2号泥和3号泥,纯粹的本山绿泥太难分拣,一般都跟紫泥矿共生在一起,这种天然的紫泥和绿泥的共生矿就被称为团泥,而在宜兴方言中"团"和"段"同音,所以这种天然的共生矿又被称为段泥,而且两种泥性质一致,特别是可塑性和烧成温度不会有很明显的差异。 天然段泥"骨多肉少",烧成质感,砂粒丰富,共生矿中紫泥偏多,颜色就偏红,高温下偏青,偏灰,相反绿泥成分高,烧成颜色偏黄,高温下偏灰白。颗粒结构的特征是"骨多肉少"砂感强烈,表面质感十分丰富。
原矿段泥矿标为青灰色,偶伴有少量铁锈般的黄色,为铁质氧化所致,截断面细腻且有一定的油性,结构较松,烧成温度高,烧结温度、制作工艺如果把握不好容易发生吐黑现象;由于块状段泥的含砂量大,拉结强度低,用之制壶,烧制时容易开裂,因此成型温度控制比较关键,成品相对比较珍贵。
段泥在不同烧结温度下呈现不同的质感和色泽。当烧成温度到1.85表时,即1120度时,外观呈现偏白色,当温度烧到2号表时,即1140度时,它的颜色为白里带黄,当温度烧到2号半表时,即1160度时,它的外观呈白里返青色,带有芝麻星点,那就是铁的成份涌现出来了。所以,最好的温度就是烧到有点返青是最到位的。 这就是所谓的原矿芝麻段。
芝麻段泥的成品,在层次上底色偏白,略微暗沉,其中的黑色颗粒或者是偏红色颗粒在其中非常突出显眼,这也是因为白色颗粒比较少的缘故。使得总体上底色和颗粒的层次感比较清晰,像是在暗白色薄纱之上点缀的色点。而且从深色颗粒的密度上来看,芝麻缎的黑色颗粒密度较大,颜色要突出,层次分明,芝麻缎中虽然也有白色颗粒,但是数量少、可见性低。整体芝麻缎的颜色偏白,色调清冷,观感刚硬,也因为褐色颗粒比较多而密集的缘故,芝麻缎看起来霸气十足。
在泡养过程中,由于原矿芝麻段泥砂质感强,所含颗粒较大,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透气性和吸附性极佳,胜过一般的紫砂泥料。日久泡养,壶的色泽会越泡越光滑,越泡越亮,白中泛青,很容易包浆,因为原矿本山芝麻段泥含铁量高,用这种壶泡茶,对身体大有益处。此壶品不管春夏秋冬,都不会有异味产生,这是其它人工调配或外山泥所无法比拟的。
掌柜微信:请扫码添加
您也可以收听美壶网的官方微信【美壶】,微信号【pot51pot】。
美壶网(WWW.51POT.COM)创立于农历庚寅年(虎年)(2010年),专注通过互联网传播实力派,培养潜力股紫砂文化网站,去繁就简,作品说话。主要经营中高端紫砂作品,不求大,只求专,精,乐~ 我们一直在追寻美壶,追摹紫砂的魅力,愿在这充满绚丽色彩的紫砂世界中和您一起分享这些快乐和成果,做最具魅力的紫砂门户网站。WWW.51POT.COM。
【点击查看更多美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