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美壶网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美壶网。
阅读人气 267
虽然没有了隐匿山林,竹林之下集会畅饮,吟诗作对的悠闲,但我们可以再快节奏方式生活之余用紫砂壶泡一杯好茶,驱散工作生活之苦,享受原始的轻松与自然,品读人生的妙趣和道理。可以说,使用紫砂壶的历史就是中国人将生活艺术化的过程,紫砂壶不同于书画等其他艺术品,仅仅是用来观赏、养眼的,紫砂壶更大的优点是集艺术与生活于一体,让一件静物可以附带生命的灵动。紫砂壶的造型装饰功能泥质以及经久冲泡后壶质地的细微变化,使用者心领神会,而学会欣赏与鉴别紫砂壶,以免在收藏时交了学费。
“壶中自有乾坤在,煮茶品茗任江湖”。如今,从北京到南京,从上海到广州,小小的紫砂壶,正在收藏市场掀起千层浪,难怪有人用“点泥成金”来形容现在的紫砂市场。不仅大师壶价格飞涨,新生代的作品也一壶难求。究竟是谁在推动这个市场的升温,这样的高温又能持续多久呢?
“吃茶”就要有好茶壶
中华民族是一个喜爱喝茶的族群。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句俗话还有另一个版本,叫作:“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无论说“七件事”,还是谈“七件宝”,总归离不开个“茶”字。许多老茶客认为:“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乾隆皇帝嗜茶如命,甚至开过这样的金口:“朝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而在盛产好茶的中国,对于爱喝好茶的中国人来说,拥有一把好的茶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紫砂壶是从明代早期开始进入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从明代中叶起,社会上饮茶的风气和品茶的提倡,促使宜兴紫砂茗壶广泛流行起来,并为好茶的文人墨客、士大夫一起推崇。明末冯可宾的《茶笺》说:“茶壶陶器为上,锡次之。”文学家李渔的《杂说》中赞美道:“茗注(茶壶),莫妙于砂(没有比紫砂壶更奇妙的了)。壶之精者(最金贵的壶),莫过于阳羡(今宜兴)。是人皆知矣。”明代的文震亨,是个“骨灰级”的茶客佬。他写过一本书,名叫《长物志》。在这本书里,文震亨这样写道:“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意思便是:用紫砂壶来泡茶,滋味浓、香气正。大量的文史资料告诉我们,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如苏东坡、董其昌、郑板桥等,都是爱茶之人。许许多多的达官政要,如乾隆皇帝弘历、两江总督张之洞等,也都是爱壶之人。到底是什么让紫砂壶流行了五百多年,其魅力究竟在哪里呢?
应该说,一把紫砂壶从壶身表面的诗、书、画,到壶底、壶把和壶盖的篆刻,以至整把壶的形、神、气、韵都无不体现着传统艺术的审美。南京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康尔教授认为,紫砂壶质地古朴纯厚,不媚不俗,与文人气质十分相近。“一把有文化的紫砂壶,可以给你的心灵以慰藉”。赵朴初先生曾说过:“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意思是说,与其白白地守着千百部经书不得其解,还不如喝茶去呢。人们在紫砂壶上镌刻得最多的壶铭恰恰是“吃茶去”。“吃茶去”,看起来是句大白话,其实是禅语,个中含天机,蕴藏着想通事理、获得顿悟的门道。
可见要真正看懂紫砂这潭水,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是不行的。
风乍起 吹皱一池春水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台湾岛内掀起“紫砂狂潮”,宜兴一批著名紫砂艺人在那个时候身价骤然增加。其实,早在清末民初,台湾人对产自宜兴的“孟臣壶”就推崇备至。台湾近代史学家连横在《雅堂文集·茗谈》中云:“台人品茶……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深,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茶俗如此,加上台湾所产乌龙茶搭配紫砂壶冲泡效果甚佳,因此紫砂收藏玩赏的风气随之盛行。
而那时刚刚改革开放的大陆,人心思动。大批明清古壶、“文革”壶、名家壶、商品壶,通过各种合法、非法途径进入台湾,引起一直钟爱传统文化的台湾人的重视。当时,由于供货渠道辗转曲折,得来不易,紫砂壶遂被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在很多台湾商人的鼓吹下,紫砂壶的优点被放大到极致,仿佛不用紫砂壶泡茶,茶就不能喝一样。一时间,港台紫砂市场变得极为火爆,价格飚升,明清名家的作品升至数万甚至数十万港币。
伴随着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掀起的紫砂壶收藏热,仅靠宜兴紫砂工艺厂生产的紫砂壶已供不应求。为适应崛起的市场,在宜兴,以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为艺术指导,组建了特种工艺培训班,传授制壶技艺,因此造就了一批当代的制壶艺人。与此同时,乡镇企业也纷纷仿效,建起了宜兴紫砂二厂、三厂……三十厂。原先一个近千人的制壶工艺厂,顷刻间出现了万人做壶的热闹场景。这期间,宜兴的制砂厂家盛邀书坛、画界的名宿新秀,前往宜兴与当地制砂名手联袂创作。当代名画家与知名紫砂高手的“双名”合作的砂壶,一下成了收藏热点,卖价多为五六十万港元一把,最高者竟卖到百万港元之巨。表面的繁荣掩盖了泡沫的存在。1997年当东南亚金融风暴袭来时,台湾等地区紫砂壶市场直接崩盘,紫砂壶市场步入低谷。
紫砂壶在大陆属于“小众”藏品,长期以来拍卖的数量不多,价格也不算太高。五六年前,最昂贵的紫砂壶不过100多万元。近两年来,突如其来的“紫砂热”让紫砂壶的价格一路看涨,也将紫砂壶这个收藏类别成规模地推向高端市场。
2010年春拍,一把创作于1948年的顾景舟制、吴湖帆书画“相明石瓢壶”,引起藏家的激烈竞价,终以1232万元成交,在创出紫砂壶拍卖世界纪录的同时,也让紫砂壶的拍卖成交价突破了千万元大关。当一把不过数十年的紫砂壶拍出千余万元的天价,瞬间打开了紫砂壶的价格空间,整个艺术品投资市场都在沸腾!紧随其后的2010年秋拍,明代时大彬的圈钮壶拍出了1344万元,再次刷新了纪录。
2011年,紫砂壶的拍卖价格仍然是高价频出。其中三把壶突破了千万元大关,这三把壶均为紫砂泰斗顾景舟所制,分别为中国嘉德拍出的顾景舟与韩美林合作的提梁磐壶,成交价1150万元;北京保利拍出的顾景舟与魏紫熙合作的矮井栏壶,成交价1035万元;北京匡时拍出的顾景舟所作云肩如意三头茶具,成交价1023.5万元。紫砂壶不断飞升的价格,让更多的投资者跳入这潭水一试身手。
一壶在手,思接千载
一位搞茶文化研究的学者说,茶有三味:曰水,曰茶,曰器。高士尚水,将其视为茶事首要;常人尚茶,认为选择什么样的茶叶才是喝茶的关键;最不通的是尚器,把盏弄杯铺张成一显摆。
紫砂虽小,却壶通大道。于谈笑间,只有懂壶的人,才可以赴一场人与壶的精神盛宴。如果整天只关注藏品的增值与否,眼里不见藏品只见钱,就背离了紫砂壶修养身心的古朴意趣。收藏者抛却功利心,一壶在手,思接千载,体察延续千年的江南文人精神和虚怀若谷的大度情怀,品茗间,感悟紫砂大师所追求的“涤净烦嚣,淡泊明志,超世脱俗”的意境……倘如此,又岂在乎紫砂的“水”有多深,“火”有多热?
您也可以收听美壶网的官方微信【美壶】,微信号【pot51pot】。
美壶网(WWW.51POT.COM)创立于农历庚寅年(虎年)(2010年),专注通过互联网传播实力派,培养潜力股紫砂文化网站,去繁就简,作品说话。主要经营中高端紫砂作品,不求大,只求专,精,乐~ 我们一直在追寻美壶,追摹紫砂的魅力,愿在这充满绚丽色彩的紫砂世界中和您一起分享这些快乐和成果,做最具魅力的紫砂门户网站。WWW.51POT.COM。
【点击查看更多美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