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烧1窑,而且这种窑变风险极大,成品难,此2把西施瓢乃是龙窑窑火魅力的见证,别有一番风味。
古龙窑,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牛角山上,是迄今为止已有近千年历史的一座活窑。2006年,古龙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窑创烧于明代,延烧至今,是宜兴地区目前仍以传统方法烧造陶瓷的唯一一座古龙窑,被称为宜兴最后的活龙窑。据悉,国内目前仅存两座还在烧制陶瓷品的明代古窑,一处是广东佛山石湾的“南风古灶”,另一处就是宜兴的前墅古龙窑。
古龙窑掩映在前墅村的村落里,周围都是普通人家。该龙窑利用自然山坡建成,远远望去,像一条蜿蜒而上的巨大长龙。这座古旧的龙窑头北尾南,长约50米,窑身内壁以耐火砖砌成拱形,外壁敷以块石和太湖边上特有的白土,窑身左右设投柴孔(俗称鳞眼洞)42对,该洞是投放燃料和观察火焰温度的窗口。烧成温度紫砂在摄氏1150度左右,所谓千度成陶。西侧设装窑用的壶口(窑门)5个,是窑工进出取放陶制品的通道,窑身上方建有窑棚,花岗石柱,上覆以木质梁架及小板瓦。燃料主要为煤、松、竹枝等。窑工告诉我们,前墅龙窑是烧制紫砂器皿时间最长,历史最为悠久的一个龙窑,现在主要烧制壶、盆、罐、瓮等一些粗陶日用品。这种呈32度斜坡的龙窑,它的烧制原理是可以让火自下而上自然升温,非常节能。窑尾还在烧着,窑头就可以出窑了,出空的窑位又放入新的泥坯,利用余热进行干燥加热。
前墅龙窑的窑背脊两侧相隔约75厘米,开鳞眼洞一个,是投放燃料和观察火焰度的窗口。龙窑斜坡由下向上一个鳞眼一个鳞眼地燃烧,其原理就是火焰自然上升,热能充分利用,恰似一个横卧着的大烟囱。古龙窑状若“龙抬头”,龙首高出地面约10米,窑背突出呈圆柱形,窑面两侧约有50个投塞松枝及其他柴禾的火眼,窑内用土砖砌成拱式陶坯架。
据宜兴县志载,西周时期,宜兴就出现了圆形升焰窑,唐代中页向龙窑演变,其烧成过程也演绎成了预热、烧窑和冷却等诸阶段。民国时期,宜兴丁蜀周边地区有龙窑76座,每座龙窑当时造价约折大米1500石。由于龙窑耗松柴量可观,当时共有苏、浙、皖3省16个县提供柴禾,年均消耗量在25万吨以上。今天,许多见多识广的中外陶艺专家对这座从明代保存至今的古代龙窑惊叹不已,一位日本陶艺专家带着膜拜的心情拍下了许多照片,他说,日本的备前蛇窑就有可能是从中国的龙窑演变而来。据说,在几十年前,宜兴还有30多座这样的龙窑,目前仅剩一座,如今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去年,宜兴对前墅古龙窑进行重修,让古龙窑的炉火生生不息,让古老的陶艺制作留下“活标本”.
美壶特惠 朱泥牡丹西 朱泥 编号34481 美壶定制老师
美壶特惠 紫泥河豚西 紫泥 编号34400 美壶定制老师
美壶特惠 全手工红降 降坡泥 编号34326 王老师
美壶特惠 全手工红降 降坡泥 编号34325 王老师
美壶特惠定制新实用力 朱泥 编号34083 美壶定制
潜力股周小培 黄龙山 红泥 编号34290 周小培
美壶特惠 精致柴烧卡 编号34265 美壶定制
油润降坡泥全手工小品 降坡泥 编号34016 周小培
美壶特惠 油润大红袍 大红袍 编号33691 美壶定制
实力派工艺师周斌底槽 底槽清 编号34217 周斌
柔中带刚 西施瓢 底槽清 编号1732 曲峰
周斌丙申夏全手筋囊器 紫泥 编号22916 周斌
粉浆宝盆杯 以底槽 底槽清 编号23360 曲峰
周斌丙申秋全手演绎筋 紫泥 编号23277 周斌
徐正涛丙申夏全手 大 底槽清 编号22891 徐正涛
曲峰丙申夏 摹古之作 降坡泥 编号22465 曲峰
曲峰丙申春 简朴端庄 清水泥 编号20110 曲峰
周斌全手工难度大 肌 紫泥 编号9808 周斌
婉约秀气 曲峰味道 清水泥 编号2381 曲峰